台灣地區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到2007年底65歲以上之老年人口已超過總人口之10%,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因而老年精神疾病也日益受到醫界重視。常發生在老年期之特殊精神疾病,如失智症,譫妄症,老年憂鬱症(合稱為3Ds ; Dementia / Delirium / Depression);或在年輕發病而延續至老年之精神疾病,針對此部份所發展之診斷與治療之醫學,稱為老年精神醫學(Geriatric Psychiatry)。而老年病患與年輕病患的不同,在於比較偏重體質上的特異異質性(Biological Heterogenecity),較多合併身體疾病及認知障礙(Physical and Cognitive Comorbidity),較高比例之藥物副作用,以及較易遭遇與老化有關之社經壓力事件(Age-related Socioeconomic Stressors)。這也是臨床工作者及照顧者須多注意理解的地方。
雖然當生長停止時就是老化的開始,但由於生物體有其天生的可塑性與適應性,因而老化過程中容許有個別改變的空間,這也是為何同齡之老年人,實際老化的程度呈現異質性變化。以下就老年人之生物,心理及社會文化層面簡短討論:
老年人之生物層面
個別的器官系統的老化,也是我們臨床上理解老年病患身體的基礎。像是老年人對溫度變化較敏感,是因為皮下脂肪減少(同時內臟脂肪增加,肌肉減少);皮膚亦較萎縮,傷口癒合較慢。體力不夠不僅是心血管系統方面的退化,還包括了肌肉骨骼與肺臟系統的互動作用減退所致。血管硬化會引致血壓升高,肺部纖維化則造成老年性肺氣腫。胃酸分泌能力下降,造成萎縮性胃炎及維他命B12吸收不良;停經後女性亦面對較高發生機率之心血管疾病與骨質流失。肝臟血流與代謝系統活性降低,造成由肝臟代謝之藥物半衰期延長;加上藥物作用之敏感性,可以解釋何以老年病患用藥時起始劑量低,增加的速度要慢(Start low, Go slow)。中樞神經系統的退化包括輕度走路不穩,睡眠障礙,嗅覺及味覺減退;但一般說來,健康老年人認知功能還算正常,但運動操作變慢。聽力與視力的減退,可能導致老年人不安感及疑心增加,是評估時須留意之處。
老年人之心理層面
老年人的心理整合是基於個人以內在平和的感覺去接受及調和過去的成功與失敗,如此才能獲得生活的自然感覺,可以面對失落而不會產生失望與憂愁(Erikson, 1964)。而最具意義的生活變遷是退休及身體老化(Clow et al, 2002);因而經濟狀況的擔憂,熟人朋友的減少,過度敏感與煩心,較誇大的身體不適抱怨,意識到能力減退而變的更加依賴,是常見的心理反應。而老年人保守謹慎的特質,相對於頑固僵化的印象,其正面價值在於有助於維持持久的自我觀念,去面對不安與不穩定的生活狀況。依附及脫離,面對死亡的準備,也是整合的課題。
老年人之社會文化層面
相較於傳統農業社會,老年人原有的尊貴感逐漸消失,大家庭中被照顧之生活品質,也在工業社會的核心家庭中減低不少。都市的生活步調,環境狹窄,所造成的生活不變,讓老年人易有受困其中的感覺。研究發現生活水準較高,經濟狀況越佳的子女,與父母同住的可能性越低;因為重視生活品質,「保持距離的親近」,即父母與成年子女分別住在近距離的範圍,如同一社區或街巷,或可成為可行之安排:兩代間相互幫忙,而又可以保有個別的生活。
成功的老化,除了狹義的減少生理老化與慢性疾病的衝擊,主觀上的健康的生活品質,與客觀的最適生活功能,直到生命結束;達成這個目標,必須要從事積極的老年生活(ActiveAging)的基本條件是:身體上的獨立,無明顯殘障;心理上必須認知功能正常,對生活滿意;社交上也無須仰賴他人,參與社交活動。而對於父母衰老的哀悼與準備,陪著老年人經歷人生最後一段旅程,也是對我們面臨自己未來老年期最好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