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生理變化而造成的進食問題,大多數可以改變食物質地來處理,質地形式約可分為四大類:
一、軟質飲食
針對咀嚼能力稍差,但吞嚥功能正常的長者,製備原則與技巧如下。
1. 主食可添加蕃薯、芋頭、南瓜、山藥、紫米、紅豆、綠豆,增加顏色及味道的變化,以及纖維量的攝取。
2. 選擇較軟的蛋白質來源,如:魚、蛋、豆腐等。
3. 豬肉、牛肉纖維較粗,可用絞肉製作肉丸或蒸肉餅,加入豆腐或多加水再加太白粉及蛋,可以將水分保留住,讓成品軟嫩,不需要加肥肉,偶而可選用五花肉或梅花肉,但不要太頻繁。
4. 雞肉可選擇雞腿的部位,長時間的滷、燉或紅燒,可以煮得極軟爛。
5. 青菜可選擇嫩葉的部分,剪短一點較 咀嚼,或是多選擇軟瓜類的蔬菜。
6. 油炸過的食物太乾、太硬,不適合提供給食用軟質飲食的長者。
二、細碎飲食
將固體食物經由剁碎、絞細等方式處理,經稍加咀嚼即可吞嚥之飲食,可以長期食用。其製作原則如下。
1. 多用蒸 、煮、燉、紅燒等方式就可以煮得很軟的食材,如滷雞腿、滷白菜、獅子頭、紅燒肉,可不需剁碎而以原狀供應。
2. 儘量選擇前處理即已細碎的食物,如:炒雞丁、麻婆豆腐…等。
3. 供餐時儘量依原狀供應,讓食用者知道自己在吃什麼,不要全部攪和成一團。
4. 水果可以去籽、去核後切成薄片,或用湯匙刮成果泥,不一定只能喝果汁。
三、半流質飲食
將固體食物經由剁碎、絞細等方式處理,加入稀飯、麵條、湯 汁、飲料中,調製成不須或稍加咀嚼即可吞嚥的飲食,可以長期食用。其製作原則如下:
1. 要考慮顏色的搭配才能增進食慾,避免過於單調或是每餐都是大雜燴。
2. 每餐強調一個主要的味道,才能感受到口味的變化,例如每餐用不同的材 料爆香:如蔥、薑、蒜、紅蔥頭、蝦米..等,或添加不同的有特殊香料的食材:如芹菜、香菜、九層塔..等。
3. 可以加芋頭、南瓜、山藥、胚芽、紫米、小米等取代部分主食,增加顏色與味道的變化,並增加纖維質的攝取量。
4. 布丁、蒸蛋、燒仙草、豆花、豆腐、奶酪、濃湯、麵茶、麥粉、芝麻等,本身 就是成流質食物,適合供應給半流質及全流質飲食,當成點心供應可補充熱量,及增加水分攝取。
5. 儘量選擇食物本來就是以半流型態呈現的菜色,如各式粥類、餛飩等。